喝水,是個技術活兒 |
時間:2019-10-10 10:11:43 點擊: 1219次 |
起床了,先喝杯水;生病咳嗽肚子疼,多喝水;壓力大了,多喝水;心情煩躁郁悶緊張不開心失戀了痛苦了……
請多喝水!?。?/span>
水似乎包治百病。 中國人做事講究淵源,從我們的老祖宗開始,就有很多有關“水”的故事。 明代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的太和湯,就是煮沸后的白開水,其性甘平,助陽氣,行經絡,潤體解渴。 《養(yǎng)生要集》中寫道 “凡煮水飲之,眾病無緣生也”。
古人更是為了尋找優(yōu)質的水源,居然居家搬遷。可謂執(zhí)著也! 詩人姚合在《新昌里》云:“舊客常樂坊,井泉濁而咸。新屋新昌里,井泉清而甘”。
那么問題來了, 飲水究竟有什么講究呢? 水的教育在老百姓的認知中已經都廣泛的普及了,大家都知道天然礦泉水富含各種對身體好的礦物質,而純凈水經過水質安全處理,可以去除水中一切雜質、細菌,但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也不存在了。 今天我們要說的,是中國人習慣常喝的熱水(開水)。
準確來說,是65℃以上的熱水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也將高于65℃的熱飲,列為2A級致癌物(很可能致癌)。其原因在于溫度,而不在于飲品本身。 為啥這個溫度要卡在65℃呢?,因為我們的口腔黏膜和食管黏膜,對溫度很敏感:
適宜的進食溫度在10℃~40℃ 能耐受的高溫也在50℃~60℃ 超過65℃便能燙傷黏膜
偶爾的燙傷,我們口腔、食道可以進行自我修復。但如果長期喝熱水、趁熱吃,可能就會患上口腔潰瘍、食道潰瘍,還會埋下食道癌的隱患。 所以,別再對人說:“多喝熱水”“趁熱吃”這種話了,好心辦壞事啊。 缺水對身體不好,但喝水還真是個技術活兒。 如果感覺到渴了,說明身體已經處于缺水狀態(tài)了,排尿、出汗、呼吸……人幾乎隨時隨地都在散發(fā)水分。所以不能只出不進,每次喝150--200毫升左右,間隔時間約為半小時為佳。不要局限于8杯水
那么每天要喝夠1500毫升左右的水,差不多是“8杯水”的量,是不是適合每個人呢? 比如:劇烈運動大量出汗,水分流失多,就需要增加飲水量;有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腎病的人,不能和大家一樣“多喝水”。喝水量最好遵醫(yī)囑,以免加重心臟或腎臟負擔。了 清洗飲水機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日常使用飲水機,更需要留意的是飲水機本身,機器在使用過程中,可能滋生細菌,如果長期不清理,就有安全風險,建議每隔1--2個月要清理飲水機。
不要用飲料代替水 少喝飲料多喝水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,含糖量多的飲料以及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果汁,不僅不易為人體細胞吸收,而且這些成分在體內氧化分解時,還要消耗一些水分,導致飲后更加口渴。 心情煩躁,壓力大時要補水
需要提醒的是,現(xiàn)代人尤其都市年輕人,工作生活壓力大,心情需要調節(jié),當一個人心情煩躁、壓力大、不開心,腎上腺素就會飆升,此時不妨喝一大杯水,腎上腺素會隨著水分排出體外,心情或許會輕松許多。所以你看到電影中的女主角情緒失控狂飲一大杯水,這個可以盡情模仿
|
下一篇:飲一杯好水,賞一輪明月 |
版權所有 北京水先生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 京ICP備19051003號-1